日本国立富山大学高尚策教授应邀来团队做学术报告
2024年4月3日
导读:4月3日,应南通大学人工智能与计算机学院不确定性人工智能与脑认知研究团队的邀请日本国立富山大学的高尚策教授在南通大学图书馆508报告厅做了题为“进化树突状学习的创新理论研究及应用”学术报告。 人工智能与计算机学院的院长、团队负责人丁卫平教授,担任了此次报告会的主持。他热烈欢迎并感谢高尚策教授的光临,并介绍了高教授的主要研究领域和他在学术界的重要贡献。 在报告中,高教授系统地解析了进化树突状学习(EDL)的理论基础、技术特点及其在现实问题中的应用潜力。他强调了EDL在适应性学习和复杂任务处理方面的独特优势,尤其是如何利用进化算法的并行搜索特性来优化神经网络的结构和参数,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和准确性。高教授生动地通过案例和实例,向本团队师生展示了这些理论如何在实际工程中得到应用,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报告结束后,丁卫平院长对高教授的精彩报告进行了全面总结,再次表达了对高教授的感谢。本团队师生们也积极参与到讨论中,就学术前沿问题与高教授深入交流,从中获得了许多新的见解和启发。这不仅深化了我们团队对人工智能领域的理解和认识,还为未来的研究工作提供了宝贵的参考和方向。 专家介绍: 高尚策,博士,日本国立富山大学工学部人工智能研究室讲座教授,博士生导师。2005年获东南大学学士学位,2011年获日本富山大学博士学位,2011年4月起在同济大学担任副教授(硕导),2014年4月起受聘于日本国立富山大学,担任常聘副教授(博导),2023年破格晋升为讲座教授(为日本最年轻的破格讲座教授)。 主要从事人工智能、神经网络以及进化计算及其应用等领域研究,主持了日本文部省重点项目,日本文部省青年基金项目,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项目,中央高校项目,上海市人才引进项目,“励志计划”等科研项目数十项。曾荣获中国国家优秀自费留学生奖,上海市“晨光学者”及“青年科技启明星”等学术奖励称号,获日本情报处理协会(IPSJ)研究贡献奖,日本电子情报通信协会(IEICE)优秀学者奖,IEEE PIC大会最佳论文奖等,IEEE高级会员,连续五年入选美国斯坦福大学发布的“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 在《IEEE Trans.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IEEE Trans. Cybernetics》、《IEEE Trans. Neural Networks and Learning Systems》等期刊上发表SCI论文逾150篇,其中IEEE会刊和中科院一区期刊论文70余篇。担任国际人工智能大会AAAI、NeurlPS、CVPR、ICML的程序委员会委员,香港研究资助局(RGC)项目外审专家,第四届亚洲人工智能技术大会的大会主席,为IEEE Trans. Neural Networks and Learning Systems,《自动化学报》英文版等SCI期刊的副主编及年度最佳编委。 (文字;姜舒,邹晓阳 / 摄影:周天奕)
4月3日,应南通大学人工智能与计算机学院不确定性人工智能与脑认知研究团队的邀请日本国立富山大学的高尚策教授在南通大学图书馆508报告厅做了题为“进化树突状学习的创新理论研究及应用”学术报告。 人工智能与计算机学院的院长、团队负责人丁卫平教授,担任了此次报告会的主持。他热烈欢迎并感谢高尚策教授的光临,并介绍了高教授的主要研究领域和他在学术界的重要贡献。 在报告中,高教授系统地解析了进化树突状学习(EDL)的理论基础、技术特点及其在现实问题中的应用潜力。他强调了EDL在适应性学习和复杂任务处理方面的独特优势,尤其是如何利用进化算法的并行搜索特性来优化神经网络的结构和参数,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和准确性。高教授生动地通过案例和实例,向本团队师生展示了这些理论如何在实际工程中得到应用,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报告结束后,丁卫平院长对高教授的精彩报告进行了全面总结,再次表达了对高教授的感谢。本团队师生们也积极参与到讨论中,就学术前沿问题与高教授深入交流,从中获得了许多新的见解和启发。这不仅深化了我们团队对人工智能领域的理解和认识,还为未来的研究工作提供了宝贵的参考和方向。 专家介绍: 高尚策,博士,日本国立富山大学工学部人工智能研究室讲座教授,博士生导师。2005年获东南大学学士学位,2011年获日本富山大学博士学位,2011年4月起在同济大学担任副教授(硕导),2014年4月起受聘于日本国立富山大学,担任常聘副教授(博导),2023年破格晋升为讲座教授(为日本最年轻的破格讲座教授)。 主要从事人工智能、神经网络以及进化计算及其应用等领域研究,主持了日本文部省重点项目,日本文部省青年基金项目,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项目,中央高校项目,上海市人才引进项目,“励志计划”等科研项目数十项。曾荣获中国国家优秀自费留学生奖,上海市“晨光学者”及“青年科技启明星”等学术奖励称号,获日本情报处理协会(IPSJ)研究贡献奖,日本电子情报通信协会(IEICE)优秀学者奖,IEEE PIC大会最佳论文奖等,IEEE高级会员,连续五年入选美国斯坦福大学发布的“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 在《IEEE Trans.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IEEE Trans. Cybernetics》、《IEEE Trans. Neural Networks and Learning Systems》等期刊上发表SCI论文逾150篇,其中IEEE会刊和中科院一区期刊论文70余篇。担任国际人工智能大会AAAI、NeurlPS、CVPR、ICML的程序委员会委员,香港研究资助局(RGC)项目外审专家,第四届亚洲人工智能技术大会的大会主席,为IEEE Trans. Neural Networks and Learning Systems,《自动化学报》英文版等SCI期刊的副主编及年度最佳编委。 (文字;姜舒,邹晓阳 / 摄影:周天奕)